您的位置:首页 > 产品展示 > 太阳能

【头条】光伏新政引发市场过度反应11家企业联名诉求

来源:太阳能    发布时间:2025-11-18 16:21:43

11-18

...


  2018年光伏新政后,长期资金市场反应过度,出现了一些恐慌情绪。通威股份、阳光能源等几家光伏上市公司股票价格连续三个交易日大幅重挫。一手消息,11家光伏企业的负责人目前已联名致信媒体,呼吁主管部门听取行业诉求。

  最近三个交易日,A股光伏概念板块连续大跌。6月4号开盘后,光伏概念板块全线号,隆基股份、通威股份、阳光电源等3大龙头股再次跌停;昨天收盘,多只股票都有3%以上的跌幅。11家企业的联名诉求虽然落款是6月3号,但在这样的背景下,尤其受到关注。

  记者拿到的这份联名诉求有11家光伏企业的企业家签名,这中间还包括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、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、正泰新能源总裁陆川等。记者通过多个渠道核实,联名诉求确实是真的。

  记者发现,11家光伏企业主要有两方面的诉求。一种原因是补贴。由于补贴缺口的扩大,光伏新政中提出,将光伏发电的度电补贴再下调5分钱。而企业家们说,如果把全社会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价附加全部收上来,缺口就会大幅度减少。他们提出,每年给火电的补贴有1000亿,但光伏的补贴却不能及时到位,从2015年底到现在拖欠补贴已达到1000多亿。

  有专家也因此呼吁,应该把补贴火电的钱拿出一部分来补贴光伏等新能源。但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指出,火电的补贴也有合理原因。

  周大地:一般的火电发电企业,你要求它增加这么多环保设备,那么它肯定发电成本是要上升的。再加上现在的煤价变化这些成本也要由发电企业来承担,那么电价又不许动,所以这个成本确实是挺大的。

  汉能集团高级副总裁张彬说,降低光伏行业补贴总体上看是大势所趋,只是不同企业有不同的看法,一些企业可能认为节奏有点快。

  张彬:大家有些方向性的认同,这个不是说大家从来没想到。因为从长远看,平价上网一定是大势所趋,就是时间节点早晚的问题。现在无非就是这些动作更加提前了。我们觉得是比较正常,可能选择路线不一样,各自有各自不同的感受,这都可以理解。

  专家指出,破解电力补贴矛盾除了直接调整补贴标准,还要从整个电力体制改革上通盘考虑。

  11家光伏企业的另一个诉求是产能。按照光伏新政,今年新增光伏装机中,不再设普通地面电站指标。而企业家们说,许多企业是依照国家能源局2020年光伏发展规划在做扩产计划,没有地面电站指标对行业企业影响会非常大。

  记者注意到,国家能源局2017年曾出台《关于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2017-2020年的光伏发展规模累计为8650万千瓦。但去年一年新增光伏装机就高达5300万千瓦,这也给了主管部门“踩刹车”的理由。不过中国能源网首席研究员韩晓平说,企业显然压力很大。

  韩晓平:光伏产业目前我们有自主知识产权,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非常强,是我们的一个优势产业。这些年这一些企业也投了不少钱,但是5.31新政出来以后,它们下半年几乎都没什么项目可做了,所以,这个行业其实是压力非常大。

  一些能源业内人士透露,三部门限制光伏地面电站建设,除了由于这种电站本身的一些短板之外,可能还有其它考虑。据了解,我国去年全年新增光伏装机在5300万千瓦左右,而与此同时,以煤电为主的火电新增装机超过4000万千瓦。虽然增速得到控制,但由于前些年的扩张,在电力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,就出现了电力消纳问题。限制光伏地面电站建设,可以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促进电力供需平衡。

  然而,光伏行业的发展关系到能源转型,专业的人建议,在限制光伏电站的同时,可以适度增加一些分布式光伏项目指标。

  韩晓平:它就在用户侧就发电了,减少了电网输送的损耗,减少了长距离输电和配电等等的成本。所以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,它是节能环保的。同时,对于增加居民参与投资,推动清洁发展、绿色发展,推进生态文明,是个很重要的抓手。

  随着光伏新政的实施,下半年光伏制造企业有可能会低价甩货,光伏组件价格短期可能向下波动,制造环节的毛利率也有一定可能会下滑。也就是说,光伏行业会面临一定的困难。但有困难并不是“天塌了”,通过不断的提高技术,压缩成本,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目前都保持着一定的利润率。若企业以这次调整为契机,加大研发技术力度,加快提质增效,就可以脱颖而出,行业整体也会再上一个台阶。正如国家能源局所说,光伏新政并不是要控制行业的发展,而是推动先进的技术应用,实现高质量的发展。